2014年3月17日 星期一

奇蹟課程的內涵

凡是真實的,不受任何威脅。
凡事不真實的,根本就不存在。
上主的平安即在其中。

這是﹤奇蹟課程﹥開宗明義之言,它把真實與虛妄,真知與知見做了根本的區分。


真知即是真理,隸屬於聖愛之律或是上主的天律之下。真理是不變的、永恆的、毫不隱晦的。人們可以不承認它的存在,卻無法改變它的真相。真理超越了時間及過程,無法由學習而得。它沒有對立、無始無終、只是如此。

反之,知見的世界屬於時間、變化、有始有終的世界。它根據的是詮釋而非事實,它屬於生死無常的世界,因著人們相信匱乏、失落、分裂及死亡等種種理念,它才得以存在。它由學習而來,並非天賜。是憑著個人的知見偏好而做的選擇。

於是,在真知與知見的基礎上,形成出兩種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說完全對立的思想體系。在真知的領域內,所有的思想均存在於上主之內,因為上主與它的造化共享同一旨意。(整體性)

至於知見的世界,則由相信對立的理念以及分歧的個人意願而形成的,不但相互傾軋,與上主之間亦是衝突迭起。(分裂性)

由知見而得的見聞狀似真實,因為它只會讓知者所願看見的東西進入他的意識之中,於是幻覺世界如焉形成了。正因它的虛幻不實,它隨時需要加以自衛。當你陷入知見的世界,你便墬入了夢境。若無外援是難以脫身的,因為所獲知的一切都像你證明夢境的真實性。

上主早已賜下了最後的答案,唯一的出路、真正的救助,祂的聲音,即聖靈(天音)。肩負了溝通這兩個世界的使命,祂一方面徹底了解真理,一方面也深諳人的幻覺而不受其蔽,才能完成這一使命。

聖靈的目的乃是教導我們如何扭轉自己的想法、清除自己的錯誤、幫助我們由夢境脫身。為了扭轉我們的思想,聖靈最得力的教材便是寬恕。然而本課程對世界有它自己的一套界定,它對寬恕的真諦也有自己的界定。

我們眼前的世界,只是反映出我們內在思想架構而已。也就是那些根深蒂固的觀念、期待和感受。「投射形成知見」(正文414頁)我們是先往內看,決定自己想要見到甚麼樣的世界,然後再把那世界投射在外面,形成我們眼中的事實。是我們自己對眼前事物的詮釋,才使得它嚴然如真的。

我們必須學習寬恕這一切,這不是我們的「善良」或「愛心」,而是因為我們所見非真。是我們扭曲的自衛系統曲解了世界,才會看到根本不存在的現象。我們一但學會認清自己認知上的錯誤,也就學會超越它們或是「寬恕」它們;而在這同時,我們也寬恕了自己。我們的眼光才能越過扭曲了的自我概念,直視上主在我們內如是所造的真我,亦即自性(Self)

內文取自:舊版譯文~正文之序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