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開心地在眾人面前發表看法,當下還覺得透過麥克風,自己的聲音真是甜美'好聽.隨後感到內心難過'悶悶,往內感覺有好多批判聲爭相出現:
1.好丟臉,自以為很棒的想法,其實遜斃了.
2.人家是誰耶,說什麼回應看法,只要說---從另一個角度看就好了,真是的!
3.其他人都沒發言雖無趣,可是也不必自己去發言呀!
4.真是大嘴巴,愛說話....可是!平時是很安靜的,哪有愛說話.
5.很高興當下願意,敢於在陌生大眾面前發言,也有興奮感.
可是難過,被責備的感覺,遠遠超過內心的欣喜.或是兩個部分都有,只是一個輕鬆'愉悅,一個沉重'難過'難受---這部分大多了.
這種種感覺一會兒就浮現心頭,沒一會兒又浮現心頭.往內看有一種觀念,如---少說少錯'少出糗'明擇保身.看到這情緒'感覺'想法,就在心理對內在的自己說:我愛你。後來又對聖靈交託:『願獻給祢這神聖的一刻為我做主吧!願追隨祢,堅信祢的指引會帶來平安.』才慢慢地,拉長罪咎感浮現的時間.
可是願意真明瞭與真實體驗---療癒的過程,不想再逃避,也不想再玩小我逃避的把戲。
在這個形式與內涵的體驗聆聽上,想到在那過程,交託後也想到練習手冊提到:何謂寬恕?『寬恕是寧靜的,...它只是觀看'等待'不判斷.』
現在內心又有些得意的感覺,得意什麼?覺得自己好棒喔.....快瘋了.怎麼有那麼多不同的聲音.....?又覺得好丟臉.....
bb:
心靈裡的念頭相互爭"輝",熱鬧不休.就好像露天電影院,各種類型的影片各據一角地撥放著.
嗯!這就是心靈分裂的場景,分裂之念與療癒之念無法區別,苦與樂交融重疊,以至於苦樂難分,真相與幻相也難以辨識.
(W30.2:1~3)今天你學著使用一種新的[投射]方式.我們並非企圖藉著向外看出自己厭惡之物而予以拋棄.而是企圖從世界中看出藏於我們心內的東西,我們想要認出的東西都在那兒.
雖說這萬千形式是心靈投射而來,但其內涵卻是南轅北轍.此刻的心靈是分裂的,但它不僅有相信分裂的那一念,仍有相信真相而療癒的那一念.所以形式的內涵便有悲有喜'有渴望有放縱'有自責有尊榮.
不然!學會慢下來,剎車地觀看,一刻一刻地剎車.會看到內涵的變動.
試圖這樣做~
當認出難過'責備時~反因為果~知道不因某事某人上,這是心靈的感受~這是選擇分裂方式的結果.
當認出愉悅'輕鬆甚至興奮時~反因為果~知道不因某事某人,這是心靈的感受~這是心靈選擇聆聽療癒之音的結果.
此時真正的衝突不在於選擇分裂的因素,而是認不出療癒來.以至於苦樂全算在小我之念裡,這才是需化解的分裂之念.
因從未提問樂從何處'喜從何處'尊榮從何處.....來.
得意'尊榮反因為果,那是心靈的得意尊榮,不是某人的.那是甚麼讓心靈有得意與尊榮呢?
自覺地雜念紛飛時,只是忘了層次混淆'忘了覺察'忘了警醒'忘了因果正位這功夫而已.因為太久才回過神.呵呵!
那個~少說少錯'少出糗'明擇保身的結論,也只是這諸多'忘了'之後,那些矛盾感覺之衝突的處方.從這果實可以分辨選擇了甚麼.
那個~願意交託聆聽新知見的決定,而得意好棒的感受,從這果實來分辨,同時也知道選擇了甚麼.
反因為果吧!
留在這個感覺,將意識與天音連袂,會知道新知見的,會認出療癒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