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4日 星期五

尋找與找到


aa: 
透過[某樣]事情的發生,看到該事件的整體,與每一念都是整體的看見,這兩者都是同一個眼光嗎?

bb:
嗯!反因為果,試試看,才能知道它喔!

整體~有大有小!?
所謂整體不論是#1"2"3皆是形式。
內涵才有同一回事的覺受~
同一性不僅是相同的,根本上是同一個。
只是覺識的所在,而區別了多少"大小。


aa: 
是指看到後的內涵而定!

bb:
嗯!該內涵反因為果!
往上提問便明瞭其因

aa:
在操練中觀察這兩者間有些隔閡咔咔

bb:
呵呵!這件事~觀察這兩者是形式而感覺隔閡咔咔是內涵
或說 
在操練中觀察這兩者間有些隔閡咔咔~~是形式。
此刻內涵是…?
因應是什麼?那裡待解決?

aa:
來思考...

bb:
它仍是材料喔!

aa:
觀察到: 先入為主詮釋這兩者的思想體系是一樣,但這兩者形式不同而認出形式間的咔咔,此時內涵是咔咔。
咔咔是心靈的感受,回應渴望祈禱~清晰游刃有餘的感受。

今天在試圖分享操練步驟~認出心靈(#3)後再來如何帶上去(#4),在說明舉例的時候有戰敗的感受。
遂察覺後進入操練~認出這是心靈的感受,此刻渴望有勝利的感受,祈禱能夠體會不需形式就有如此感受。
隔了兩小時後回想此過程,突有勝利感受,戰敗感已無聲無息了。
原來說出渴望後,知道自己不僅僅是那顆心靈,且明白心靈的療癒來自於認出自性(完整性)的感受,勝利的尊榮感來自於自性的本來源頭。

bb:
呵!因尋找與找到~是同一件事。
找到什麼樣的覺受,自然會知道~自己的樣子。

aa:
嗯,原來如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