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5日 星期五

信徒與信心




今天不舒服去找了醫生,他說要檢驗不能聽口述就下判斷;有實際檢驗的數據才能判斷什麼病產生不舒服的.當下我心中就有「OS」,難道!西醫只能靠檢驗出的指數就論定我生死(甚至要不要開刀)。

結果檢驗報告出來,被告知需要去另一科門診,那科醫生還是要我再做一次檢查。當下升起一股受害者(無力感),我的身體卻是我不能做主的,若報告出來不正常我是不是又要被告知又要到那一科去,再做甚麼詳細檢查,甚至要開刀種種。

這時我「該寬恕的是」看第一科當下(只看數據論症就判生死)那不悅,還是另一科當下的無力感受害者。


還是認出這些都是心靈恐懼的投射,還是自己不願接受當下的事實所反擊的念頭

bb:
看見受困確實難受,當一念的突圍起了各種變化,就不知該停在何處看念頭了。

歷程已過!停在能收攝住那時的那一念即可。雖說其實不論是受害感"無力感"憤怒…都是恐懼的幻化。但那不願再如此的憤怒,卻是個契機。

不論是哪一念開始寬恕,最終都會相通的.

首先讓自己作個選擇"事件在外"或在內,也就形式是因還是果.因是如何?果又如何?
若有渴望釐清,只祈禱能學習分辨即可

aa:
是指隨外境浮出心靈現在這一念後;祈禱能分辦我要的是上主的平安。培養如此的願心嗎?

bb:
慢一點不用太快到那!光是說要上主的平安,或許是不會有效應的.因還認不出來它(平安) 還有何謂上主的平安?

若明白外界是知見的外顯形式,那受害無力憤怒的感受現前時,就表示沒選擇祂啊!所以在說要選擇祂之前,多來知道些自己為何會這樣,會幫助自己理解來龍去脈之後,選變會容易喔.

aa: 
是呀!在這次歷程中我也察覺到,我用自己的知見在評判醫生的診斷方式,才會有一開始的不悅到最後的無力受害感(我的念頭沒有一個是中性)

bb:
評判只是信念的展現而已.
觀察若是此刻的重點.那就做一段時間吧!還要有觀察的方向喔!

而這個覺察功夫與方向,才能同時看見兩者(分裂之念與聖靈之念),才能理解何為分辨兩者的~起源"發展"與結果.
雖然課程裏頭說了很多這兩種內容的架構,也說了為何會這樣.但覺察才能意識到它(真知道),使它不再只是理論文字而已.  

旣是覺察,就要潛進去… 這是個發現的旅程喔!體驗會給答案.

 aa:
是的!感到對自己的體驗沒有信心不肯定,也是對'我是心靈'及對'上主'的陌生不信任.

bb:
雖說信心的挺重要,但可以不用從信心開始,還跟祂不熟嘛!此時體驗才為真,也請記起是與天音聯袂的.
潛入~請參考並操練41~45課的方法。

aa:
這好

bb:
別用信徒的角色開始它  。

aa:
所以可以質疑,不把祂成為靈性依靠.

aa 
當然可以的.
當體驗產生內化(質的變化),就會悟出何謂真正的想法,何謂分裂……等等。

多停留在內化階段,觀察它…別急反應或分析結論它。這裡面有……本。呵!連質疑也沒關係…內在再提問…再觀察…。

常說觀察便是祈禱交託. 所以想觀看甚麼而看見了,那觀察也等同聆聽,看見便是收到答覆.這樣定能~逐漸肯定逐漸有信心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