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7日 星期日
借文 (T-9.I) 發現真相
實相這個用詞一般是關於靈性的形上的.既然經驗的世界是那心靈的投射.那藉由課程的文字引導,必也能自身經歷發現那個狀態,不論此刻自認是哪一層次的[我],過程就暫稱之為發現真相吧!
(1:2)若非心靈的裂痕已深,否則它是不會害怕自身真相的.
(1:5)那麼,你所怕的並非上主的旨意,而是你自己的意願.
害怕的是知道自己的真相,那個怕必有所本,否則何怕之有呢?
(2:4~5)本課程的宗旨既是為了幫你憶起自己的真相,而你卻認為自己的真相十分可怕,那麼你一定不願學此課程.而課程出現的理由,正是因為你不知道自己的真相.
嗯!是不知道惹出來的,那就來說說'不知道'甚麼!
(11:1)你尚未認清自己在否認真理所浪費的距大能量
否認真相?!試體驗其一~某個場景(A)
心理在滴血而臉上卻帶笑;已手握拳頭卻直說沒生氣;失落難當處卻頻頻自勉
(12:1)任何有意否認事實真相的企圖,必會孳生恐懼;如果這種企圖心很強,會使人驚慌失措.
否認事實帶來恐懼,防心痛;防攻擊;防情緒~如果被發現或表達出來,自己會如何自處!!或會怎樣呢??
有一智語:<人們不是被事情困擾,而是被他們看待事情的觀點困住>.所以往回看扮笑;自解;期待是某觀點詮釋現象(例:那一場景我在滴血)後的反應處方.
反應處方只是詮釋的表達與應用,而詮釋是來自於觀點的角度.
也就是說:
滴血'握拳'失落~是有一個觀點去對自身在場景[A]的詮釋
扮笑'自解'期待~是有一個觀點去對我在那場景中滴血'握拳'失落的狀態[B場景]的詮釋.
此時若又對那反應扮笑'自解'期待,起了疑問或評判.為何要這樣?真糟糕?都無法接納自己!...等等.就是說那A+B=C場景了.那為了否認或平復這個矛盾,沒多久又要一個處方了.試想是那層層包覆如何知道真相!如何敢往內看?如何知道此刻的困難,只來自於否認帶來的恐懼?!
(12:2)一心想要抵制實相,縱然是枉費心機,仍會構成一個非常頑強的的目標(即使此目標非你所願).不妨想想這怪異決定的後遺症.
從一層層的包覆就知道是枉費心機了,因那個恐懼會化身各種狀態,如焦慮'考量'擔心'計畫'深謀遠慮...等等.總之就是帶離真相.
那怎麼會把帶離真相成為一個目標呢?不就一直想要解決它嗎?那個焦慮'考量'擔心'計畫'深謀遠慮...,怎麼就錯了.若解決的處方不會有誤,那就是把"問題"搞錯了.像之前的層層包覆,怎能知道真正的問題在哪裡呢?
(14:4)你若扭曲了實相,自會感到焦慮'沮喪'終至驚慌失措,因為你企圖把自己變為非真之物.
在我還未感受所謂形上的實相前,我倒是可以在經驗世界中來體會這真相~否認的後遺症威力.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