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5日 星期一

聊聊W6~10課


這整個5堂課清晰了~形式與念頭與信念的關聯性.可是,如第九課開頭所言,若只是理性上接受,它不太可能對自身產生意義的,也就是無體驗的實質感.

第六課:
我煩惱,是因為我看到了根本不存在的事物

*1’在應用這觀念時,同樣需要具體指明煩惱的外在形式 (憤怒’恐懼’煩惱’沮喪等等)以及本身所認為的原因.

 2’在開始時應該先花一分鐘的光景省察內心,在把這觀念應用到每個察覺到的煩惱念頭上.

 3’同樣地對任何念頭一視同仁 
 
例:
我很氣他沒義氣,因為我看到了某個根本不存在之物.  
我擔心病情惡化,因為我看到了某個根本不存在之物.

#自第四課起,操練焦點從外轉為觀照念頭著手.而這堂課起頭開始學習~形式與念頭(思想)的關係的觀點了.




第七課:
我只看得見過去

*1’此課開始了對[時間]的另一觀點.

 2’舊有的時間觀,是有賴於不去學新的時間觀而得以存在的. 

 3’除卻本身對某物某人的過去認識,對於某物某人還有甚麼認識嗎?那麼,還算是真正看到它/他嗎?

練習仍是一視同仁的運用~視線移動
在這鍵盤上,我所看到的只是過去
在這窗戶上,我所看到的只是過去
在那張臉上,我所看到的只是過去

#這堂課的學習應用,就理解了前幾課的觀點.任一事物(形式)與我的關係與意義,都在我的念頭詮釋裡,而我若說看見了那個如何如何的,還真是在說看見了自己念頭的外顯,沒錯!!
 

第八課:
我的心裡塞滿了過去的念頭

*1’這課練習的目的,即是開始訓練心靈體認出它何時根本就不是真的在思考.體認出自身心靈始終是一片空白,而不相信它充滿了真實的觀念,這便是邁向慧見的第一步.

 2’沒有人真正看得見任何東西,所看見的只是本身投射於外的念頭.心靈塞滿了過去的經驗,才會產生謬誤的時間觀,損傷了自身看的能力.

 3’心靈無法捕捉現在,而那才是唯一存在的時間.因此,無法了解時間,事實上,自己什麼都不了解.

練習的句子是:我好像在想___

具體指稱出觀察到的念頭,例如:
我好像在想大雄(人名)’我好像在想手機維修的觀點(某物)’我好像在為病情擔憂(某種情緒)

#只能看見過去的原因,在此皆露無遺.因形式是念頭的外顯,而念頭都是過去的經驗.所以,這樣的肉眼看見的形式,充其量只是念頭的鏡子.

 而此練習被要求閉起眼睛來~看念頭.有意思的是:

a’念頭被看見了卻不是用肉眼看見的.

b’還有,雖然看見了念頭,不論腦海裡多清晰,只要都是過去的,一概也都是~甚麼也沒看見!!?

c’觀察念頭?看到~想著某人某物"看到~想著某個形式的觀點"看到~有某事的情緒"看到~某事或某情緒的感覺---都是看見念頭喔!練習時這些都觀察觀察吧!(反因為果操練法即是由#1認出#2的步驟)

d’依此課引導的方向來推,形式是念頭的外顯,所以那個看根本沒有做出.而這個看見的念頭,既也都是過去的,那它必也是[另外甚麼]的外顯囉!!來提問它吧!


第九課:
我看不出一切事物的當下真相

*1’在這一階段,操練體會出自己並不了解,是化解錯誤觀念的必備條件.這些練習注重的是操練,而非了解.

 2’若一邊假定自己已經了解了,卻能以了解為指標,這簡直就是在繞圈子.

 3’未經訓練的心靈,很難相信那看起來有形有相的東西其實是不存在的.

 4’每一小步都會清除一點黑暗,只要心靈已經清除了壟罩它的渣滓,了解遲早會來臨的,照亮心靈的每一角落.

練習句子:依視線所及一視同仁 (從最靠近自己的開始,往外延伸)
我看不出這鍵盤的當下真相
我看不出這桌子的當下真相
我看不出那路燈的當下真相
我看不出那建物的當下真相

#練習時,看見的困擾與抗拒的念頭仍是練習好素材,下堂課可用它.這堂課的應用範圍設定在肉眼所見之處.


第十課:
我的想法不具任何意義

*1’這堂課觀念適用於平時所意識到或練習時意識到的一切念頭.

 2’<我的想法>此處所強調的便是,自己視為自己想法的念頭,實際上沒有任何意義.

 3.這一類的修正過程,先是始於這一觀念:自己所意識到的念頭是無意義的,是外在的,而非內在的;接著強調這些念頭是過去的,而非當下的狀態.

 4.此課強調的,這些念頭一存在,表示自己不在思考.此時心靈是一片空白.體認出這一點,就等於在自己認出了有所見之際,認出了箇中的虛無.如此,心靈的空白變成了慧見的先決條件.

練習句子後頭加上--這觀念能幫我解除自己目前的一切信念.

例如:
我那關於牙齒的想法,沒有任何意義.這觀念能幫我解除自己目前的一切信念.
我那關於擔憂的想法,沒有任何意義.這觀念能幫我解除自己目前的一切信念.

#這堂課操練素材在[省察]內心所有可能找到的念,剛開始省察內心時,慢下來便能發現它~想法’感覺’情緒等等素材.而非特定地去找或是刻意的分類來做.

 這練習仍被引導閉眼來做,雖此時會感覺是往內看,無法理解念頭其實也是外在的.可是那個理解會在清除了壟罩心靈的渣滓時發生的.明白並真實體驗到這個事件~念頭是信念的外顯’念頭是信念的自然形式.

    不具有任何意義之詞,回到第二課~對我所具的意義,完全是我自己賦予的.故意義的變化不定性,使其根本上無意義之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