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者必須有學習的意願,並且相信自己在某些方面確有此需,它才會學到東西.(T-1.VI.1:2)
這堂課回答了其個提問,為什麼我要去看?
因為!無意義的世界令人恐懼
第十三課
無意義的世界令人恐懼
*
1.這課觀念,確實具體指出前一課觀點會引發的情緒.
2.我確實看到它了,有時也會看到自己註解的意義變化不定(一直是如此).
3.因它的"可以"變化不定的特性,確實領悟出那無意義的本質,同時強烈感受身處如此之境的焦慮不安.
4.學習體會無意義這一事實,並且大無畏地予以接受,是極為重要的事.(操練是要以體會為目的)
練習的方式:先閉眼複誦這觀點,再睜眼環顧四周.並說:我正注視著一個無意義的世界.然後在閉起眼睛,結語:無意義的世界引發恐懼,因為我認為自己正在與上主較勁.
5.對這段結語不論是生出排斥,或感到荒謬而略過.別輕忽了它所引起的任何恐懼跡象,不論是隱藏或是明顯的.
6.這雖是課程初次嘗試陳述一個事理至為明顯,操練者卻極感生疏而無從辨明的因果關係.除練習外暫不必去思考其意義.
#
恐懼與詮釋世界的相連性,概念不定性的事實,同樣!這成為如何因應的難題,是這堂觀察的方向.
從第12課裡提到了上主聖言開始,這堂課甚至提到~它代表著上主與小我[相互]挑戰的局面,看看誰能在那塊無意義所形成的虛空中,寫出自己的意義來.
正文所描繪整個思想體系是為操練來鋪路的,正文中:
上主與小我雙方各有一套完整的思想體系.(T-11.導言.1:3)
何謂小我的思想體系:
小我只是一個觀念,並非實體.(T-4.II.2:6)
小我就是心靈中自以為完全獨立自主的那個信念.(T-4.II.8:4)
小我也就是破碎性的知見’分裂性下的思維.
小我是代表你心靈中認定自己是身不由己的那一種信念,又不願與上主同道,故小我無法信賴任何事物.(T-7.VII.9:1)
呵呵!或許!
更改為無法恆常信賴一個人'時'事'物'地,甚至是一個思維.
或是!在某個方面信賴A,某個方面信賴B,A與B的不同調,卻無法視得,或視而不見,或自妥協調整.
妥協與調整也仍須參酌某個XX呀!
這不斷反覆變異與調整,難已罷休.
故自感恐懼,更自感身不由己.
何謂上主的思想體系?
簡而言之!創造始終如是’始終為一.
而療癒之路即是認出完整性,因它是[如是]的倒影.
聆聽天音即是述說此事的知見,完整性的知見,即會理解痛苦的原由,學會療癒之道.
學習的意願~皆在觀察'發現之後而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