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4日 星期二

聊W15 我的想法乃是我所營造出來的意象


前一課發問~那對於這個看到,要如何解呢?
答案漸漸明晰囉!
這課的學習開始清楚這個結構的發生.

第十五課
我的想法乃是我所營造出來的意象


1.這觀念只是初步顯示了,所謂的看,不過是一種製造意象的過程;這對目前狀態的感受者,暫還不會有太大的意義.

2.這些練習無法啟示真知之境,卻能為它鋪路.



練習:在練習這堂的觀念時,先向自己複誦一遍,然後在應用在周遭所見事物上.當複誦下面的句子時,要指出實際的名目,並將眼光落於其上.

例如:
這個書桌自我自己營造出來的意象. 
那個路燈是我自己營造出來的意象.

規則:一分鐘的練習時間內,應該慢慢進行.若感不自在也可短於一分鐘,一天練習三次即可,得心應手也是四次即可.

3.正因自己認定是自己想出來的那個想法呈現為某種意象,自己才難以認出它的虛無.

4.自己的「看見」是這樣形成的,也就是那賦予肉眼的任務~~自己既認為是自己想出了它,所以也認為自己看到了它.其實!那並不是看,那是在製造意象.它取代了看的作用,以幻覺來取代慧見.


在11課的脈絡是~我那某某的念頭,顯示給我一個某某的世界,指的是我念頭思想與我看到形式的關係.

一個人如何想,他就會如何看(T-21.導言.1:6)

如此同理,他看到了甚麼,表示他如何想.這就是為看到的景象負責的原由.只是,此時這個說法對學習者的意義還不大.練習的句子雖然尚在單獨的事物上,就11課裡的顯示世界來說,可不僅僅是一個單獨事物喔!

肉眼看到的不過是營造的終點,而那個營造的材料是意象!這樣直接顛覆「我」的想法是由外而學來的,是由外而結論的.

5.你一但在目前熟悉的這些事物的周邊看到些微光,你就會開始明白了.那便是真實慧見的萌芽.

#事物的周邊的微光?或許吧!大部分會這樣~這堂課進入的是想法,那在想法周邊看見些微光囉,呵呵!那就可以指是~喔!哦!叮咚!~這些的發生.就是初見~那原先認定不疑的想法,有了雙重影像開始的吧!

所以才形容~真實慧見很快就會出現的.

因為有了雙重影像,就會有了疑惑,就會提問,於是就會渴望答案.

若這樣了--那繼續學下去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