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4日 星期四

聊W16 我的念頭沒有一個是中性的


繼續往內學習著~~

第十六課 我的念頭沒有一個是中性的


1.今天的觀念只是初步化解你以為自己的念頭不會產生任何後果這一信念。你所見到的每事每物,都是你的想法所形成的後果。

2.這一事實絕無例外可言。念頭是沒有大小或強弱之別的。

3.沒有比「無謂的雜念」更自相矛盾的觀念了。除了認出念頭絕不會是無謂的以外,你還應認出,你的念頭不是帶來和平,就是戰爭;不是愛,就是恐懼;這就是救恩的先決條件。


4.沒有一個後果是中性的,因為沒有一個念頭是中性的。


後果是意指這有形的世界而言。在未無揀擇的觀察時,或許會自覺某些時刻自己是中性的,例如:無選邊’沒評斷’沒意見或真理因人而異的信仰者。

當觀察成為主角,也就是忠於觀察,也可說是禪。念頭的變化細緻度被觀察者所發現後,會明瞭所謂的中性是人工(指調整)所致。而感受是自然發生,例如:生氣’抱怨’難為’高興’喜悅’自在’疑惑’渴望....。

念頭會下意識地調整感受,好讓自己處於能接受的感受環境(是內在的,非有形環境),再有能力從那調整後的感受來看這個有形環境,目的是適應這環境.這也就是心理學所指向的心理防衛機制。

5.人常有忽略恐懼念頭的傾向,將它視為無足輕重而不屑一
顧;亦須認出他們具有同等的破壞力,但也同等地虛幻不
實,這點很重要。


這點的意義此時對操練者或不明顯,練習手冊透過不同的練習,會終至明瞭的,因具體經驗的緣故。

練習:先向自己複誦一遍這觀念,一有念頭略過腦海,即刻意識到它的存在,同時告訴自己:

有關咖啡好喝的這個念頭,不是一個中性的念頭。
有關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的那個念頭,不是一個中性的念頭.

每當查覺到有令你坐立不安的念頭,都可以運用這堂觀念。
例:
有關時間不夠處理好緊張喔的這念頭並不是中性的,因為我沒有任何中性的念頭。

一日練習四’五次即可,不自在的話就縮短練習時間。


此刻的練習理解了第十一課「顯示」的意涵,念頭與世界的關聯。

這個理解就是具體經驗的自然感受,當練習繼續下去,這個情形將會不斷發生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