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奇蹟與知見
<知見是一種詮釋而非事實>
(知~見=同) 我往外看到的和內心所見的,完全無二無別。
(知~見=同)「投射」你成為了我的一面鏡子,當我面對你時,你其實是在為我反映著我內心隱藏的世界。
(見~知=同)我如何定義一個問題,我就會如何解決那個問題。
究竟甚麼是知見,說法一向混淆不清,因為這一名詞同時被用來指稱覺識以及對此覺識的詮釋。沒有詮釋,你不可能意識到它,因為你所覺知的乃是自己的詮釋(T-11.VI.2:5)
覺識本身因著真實的因果律,是自然的呈現。而對~覺識的詮釋,卻是因著觀者之所需的調整。
知見本身其實就是一連串接受和拒絕、組織和重組、轉化和改變的過程。評估則是構成知見的根本要素,因為你必須先判斷才能取捨(T-3.V.7:7)
當兩者(覺識'對覺識的詮釋)已混淆不清時,一切將皆以有待質疑的面貌呈現。
細數知見: 知~例:懂’懂得’知道’曉得’說’認識’分辨’學’ 知識’感官知覺。
如:了解特定事件的意義;主觀做出後述判斷;認識、分辨事物的能力;透過學習所得到的對事物的認識和經驗的總和;對外界的知覺。
見~例:看到’看見’見面’相會’看出’看法(心眼)’眼睛’觸’呈現’顯’形’呈’ 露。
如:用眼睛察覺到;強調動作的結果;觀察而辨識出後述現象;對特定事物的認識見解;特定物體和其他物體相觸碰;顯示出後述可被觀察的狀態。
意識,也就是知見層次,是天人分裂之後在心靈內所形成的第一道裂痕,它把心靈變成了認知的主體,而非創造的主體(T-3.IV.2:1)
故,此時我的’特殊’任務,便是負起認知的責任~在這件事上我怎麼了--我的感受是甚麼’有甚麼感覺’我有甚麼想法’我的抉擇是甚麼’為何這樣抉擇。
你虧欠了自己一個很深的責任,你必須學會隨時將此責任牢記於心(T-15.III.3:1)
何況經過層層的因果顛倒錯置,知見已然不僅僅指向思想或觀點'辨識現狀與後述念頭'甚至是眼見某事某物等等,課程皆稱為知見範疇。
何況經過層層的因果顛倒錯置,知見已然不僅僅指向思想或觀點'辨識現狀與後述念頭'甚至是眼見某事某物等等,課程皆稱為知見範疇。
寬恕就是為了救治分裂的知見(T-3.V.9:1)
奇蹟就是把知見加以重組,將知見轉回問題真正所在之處。
奇蹟就是透過問題轉回它所在之處而帶來療癒的。
奇蹟正是修正或是化解小我分裂之念的那種念頭。
真理無法幫你應付你自願犯的錯誤。我也曾生為一個猶記得靈性及真知的人。身為一個人時,我從未試著以真知來制衡繆誤,而是由根本處往上修正(T-3.IV.7:2~4)
根本處意謂著我自認為的處境或層次裡。
奇蹟即是正知正見 奇蹟即是知見的修正
奇蹟就是從小我之念到聖靈之念的轉變.
小我之念~分裂性的知見~呈現~單獨性
聖靈之念~完整性的知見~反映~一體性
奇蹟就是在心靈的層次上修正我的認知與思考方向。
你應藉著內在的永恆映影之助,向時間之外伸展,通達永恆。你必會由時空領域昇入神聖本體,就如神聖本體之映影必會喚醒所有人放下一切罪咎一般。
而罪咎即是分裂性知見之意。
也即是,喚醒其’認知者’~看出所有人即是一個,意即在認出完整之念下,必會認出神聖本體。
[完整性的知見修正了分裂性的知見]的這個學習,為時間領域內之學習階段做一總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