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0日 星期五

原來如此的「小我」



莞爾一笑~原來如此!

小我是神智不清的化身,其內涵是混淆,「既是這又是那」的現象、意義是其表徵。

「我所有即是我所是」的真相是沒有反面的。

它不可能是這個同時又是那個。同理,若「又是這同時又是那」的現象,不代表甚麼都不是,它代表著「混淆」本身。

「混淆」的思想體系中,不論是其思維、形式、表現、法則、信念、夢想、願望、意義,它的內涵都是~既是這樣又是那樣、既要這樣又要那樣,無常反成其真理。「混淆的思想體系」又名「特殊性的信念」又名「個別性信念」又名「小我」,其表現就是「同中有異」。

以此為前提,若說「小我」的概念內涵單指向身體、惡念、攻擊、處方,也是混淆的一種表現。

觀照「處境者-我」不是一直只做一件事--「確認」嗎?然後所有的自我概念、訊息處理(反應與處置),都全是在這確認下的作用而已。只是當確認--自己非自己之下,所有都似是而非了,即是混淆、小我。

混淆、小我思想體系的表現-果,又再度轉為因,見證它。轉為禍首,即成為攻擊的見證而避之。轉為偶像,即成為安全的保障而納之。如此反覆,其源頭不外是----「思想的延伸必離開思想本身且與己為敵」。

在「小我」的思想體系中,「我所是即是我判斷的結果」且千變萬化。

即使如此,在所有意念的匯集地--神聖一刻(真實世界)中,思想體系及其見證們的關聯性,這神聖倒影,仍完整地見證著「思想的延伸不離開思想且與之為一」的事實真相。

從混淆的片面判斷而起掀開帷幕,由神聖倒影覺知神聖一刻,領受自身真相,這即是「奇蹟」的見證。

這「奇蹟意識之覺知」正神智清明地見證著---「我所有即是我所是」這真相的表達,且始終恆常如「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