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6日 星期四

連袂的一刻


aa:
想釐清一下,昨天有事件感到擔心,反因為果~心靈擔心無法療癒~但一定會獲得療癒(可能頭腦知道比較多),令人感到安心與平安。這樣推法有一致嗎?

另外,發現自己把"沒用--生氣"註冊起來了,很容易就推到沒用,這要怎麼化解呢?同樣反因為果嗎?

bb:
在第一段的部份,好似有了前後狀態.前一個是覺察到對事件的內涵~擔心的情緒,後續即是用~對療癒已然發生的認知~來做此刻的處方,從而感受到安心.


是的~對這前後狀態的分別情境,能從各個三角形(認知'情緒'感覺)的每一邊都去覺察,而完整地感受它.這便即是有了一致性的經歷.

而談化解的方式是否反因為果?就在於此刻的需求裏了!

行為是被重新詮釋而修正了對其評判的.模式亦同.

看起來!若能發現自己已能自然地從另一個視野來看,就是[另一個投射的方式]之說,此時便會有在療癒之眼下的見解,那個見解"自然地"的發生時,同時也會見證了療癒已然存在的事實.

故不論是在模式的哪一段,只要是將覺識放在整個模式,承認此刻的"真相"入手~持續地反因為果,並且交託需求.是這樣的!!在交託需求的一刻會看見或聽見自己的目的,如果以聖靈的目的為目的,對於此模式的任何一處著手,自然會擁有聖靈的視野與見解.

[除非!!何謂"聖靈的目的"之認知尚未釐清,故也認不出它來或誤解了它.]

繼續這在過程~前後狀態連袂同行.亦即是整個註冊的模式(人時事物地),與後狀態經驗中共融,當覺察者立於這神聖的交會處時,便稱為神聖的一刻~連袂.

這新經驗下自然會有新的,或許是新認知'新情緒'新感受,請好好品味一番,同時去經歷其一致性,或許用交託的方式來學習分辨,或等待其一致性的發生,尤其是新知見的部分.

獲得新知見後,需用新知見去執行用出,那個體驗與經歷,才能知道已然擁有它的事實.同時已然擁有的事實反因為果認出因果,這一路同時會憶起自己是"誰!".

這一切的過程~都會在覺出自己的真實身分中,發現其出意義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